close
中興內部利益紛爭極大 被小米搶走核心供應鏈
什麼都搶先的中興 內鬥讓他敗給華為小米
來源:微信公眾號“科技新知”
文/水上炎
這兩天華為新款年度大屏旗艦Mate10 發佈,全球宣傳勢頭正猛,國內各路水軍粉絲掐架也是熱熱鬧鬧新聞不斷。一派進取有為、行業焦點的派頭。與此同時,人們卻忽略瞭一個從華為誕生以來,一直糾葛不斷的競爭對手——中興。
而中興旗下的智能手機品牌Nubia,其實在華為前幾天剛剛發佈瞭自傢的新品旗艦——Z17S,以及一款中端產品Z17miniS。
雖然中興Nubia新品頂著長久積累下的無邊框全面屏技術,但毫不意外的被華為的聲勢掩蓋掉瞭。即便昨天晚上中興又在國外發佈瞭一款折疊雙屏手機——中興天機Axon M,也隻能勉強趕上華為手機新聞的版面。
中興的手機業務也讓人看得雲裡霧裡,發展瞭已經二十年,有渠道、供應鏈、技術等全方位的優勢,可就是一副扶不上墻的面相。按聯想柳傳志的說法,就是“工技貿”不均衡,在“貿”上不作為。
從2004年開始,忙瞭十幾年交班退休的侯為貴,看到這樣的結果這頭扛瞭半輩子的老牛也不得不在2016年正式離休前,對自己親手提拔起來接班人挨個削藩。
在華為狼面前,中興這頭牛顯得沒有任何進取心
其實中興做的已經非常不錯瞭,從1985年成立到現在,不僅克服瞭國內復雜的市場環境,還接連躲過瞭2000、2009兩波通訊行業寒冬,現在新的2017通訊業寒冬,中興也應付得遊刃有餘。
在巨龍、大唐兩個同儕倒下沒落的背景下,中興能成長成一個1000億市值的國際大拿,怎麼看都是一個皆大歡喜的事。
可是萬事都怕對比,人比人該死貨比貨該扔。看看中興的老對手華為!倡導狼性的華為業績連年飄紅,不說老本行通訊設備業務上兩者相差數十倍的體量,就連手機業務華為都攻城略地已經拿下全球市場份額的11.3%,馬上就要吊打蘋果碾壓三星瞭。而起步更早的中興手機呢?相比起來,感覺中興就像是一個徹頭徹尾失敗的公司。
而今天要說的手機業務,中興也真的是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國內手機圈這幾年早已經是雞飛狗跳沸沸揚揚,中興則顯得不痛不癢冷淡很多,一副不入流的品相。要知道中興可是前國產手機領頭羊!以前長期排在國產品牌第一的位置。
與整個智能手機市場群英爭霸相比,中興的這種冷淡已經到瞭雙耳不聞窗外事的地步,中興高管對待市場那種閑庭信步的態度,完全感受不出任何他們對gps車輛監控系統待市場競爭的緊迫感,一直兀自踱步向前。
不過即便如此,中興手機的全球銷量也接連幾年穩定在5000萬臺上下(包括ZTE、Nubia及全球各渠道的功能手機智能手機),連著5年的時間排名美國智能手機銷量排行榜第四位。
所以這也是一個不可小瞧的主。跟HTC那種大起大落相比,日子過得也到穩定踏實。
但轉眼看中興手機在國內的地位,就實在堪憂瞭。從2013年到現在,中興手機國內銷量一直穩定在1500萬臺左右,高峰期一度接近3000萬臺。還不如現在的魅族!
而2015年開始決定精簡產品線、拋棄低端市場以後,銷量就急速下滑。中興原本學習三星建立起來機海戰術也被放棄,曾經為中興手機立下汗馬功勞的Grand S/Memo系列產品,說砍就砍瞭,這可是曾為中興帶來大量粉絲的“國の母手機”。而隨後為瞭推行高端戰略,中興研發的攝影技術、無邊框技術,推出天機商務手機系列還沒金立造出的動靜大。
同時,在全力實施新規劃的2016年,中興手機國內市場銷量不足1000萬臺。這跟曾經遠遠落後於自己的華為相比,差瞭將近一個量級。
整個中興還在2012、2013以及去年的2016年遭遇大規模虧損。2016年中興1000億的市值還被業界笑稱為:為瞭歡送創始人侯為貴而刷出的成績。
中興這樣起起伏伏的發展史,直接顯現出這個公司在市場上的被動地位。當然有人也可以解讀為:這傢上市公司老實本分,“孺子牛”文化深入骨髓,不會用各種手段去粉飾自己的業績。
但無論如何掩蓋不住的是,中興的進取心確實不怎麼樣。
中興手機的黃金年代
1998年開始研發銷售自有品牌手機的中興,行業資歷深厚,主業從事電信設備技術,手機終端作為副業也一並經歷瞭中國手機行業這麼多年的發展史。從小靈通到和弦MP3手機,從山寨機時代一頭轉向商務機,國際化出海、供應鏈大戰等等,國內手機市場的風風雨雨大小事都經歷過,而智能手機、互聯網手機也不過是近五年的事。
這麼多年,手機行業起起落落,夏新波導驟起驟落、Sony愛立信Nokia摩托羅拉紛紛退場,無論中興手機曾經是否做到國產廠商第一中國第二,中興一直都是那種“悶聲發大財”的代表。能堅持這麼多年,不得不說中興還是很有能耐。
而中興能走到今天,其手機業務功不可沒。2000年全球電信寒冬的時候,中興靠著最早佈局小靈通手機及電信設備賺得盆滿缽滿,成功在國內電信設備商中搶先半個身位。同時也將自己押註CDMA技術錯失的市場機會補瞭回來。
要知道當時的大唐,因為眼紅華為豪賭WCDMA技術,也學著全面押註TD技術,現在已經淪為瞭二線電信設備商。同時發現手機市場這塊蛋糕的華為,到2004年才正式推出自傢的手機終端產品,並且一直走的是ODM代工的路子。
嘗到甜頭的中興立馬成立瞭終端事業部,2003年時中興的手機業務銷售額達到48.2億元,當年據說整個小靈通業務(包含電信設備)達到瞭120億元,連著3年占中興總收入的50%。可是當時小靈通業務已經開始展現頹勢,國內有意封殺小靈通,各大電信運營商已經停止采購小靈通設備。
2004年,中興轉頭大力發展手機業務,邀請人氣正旺的李連傑作為手機代言人。
再跟著,國內電信運營商重新整合分傢,移動聯通電信三巨頭局面坐實。中興靠著在CDMA技術上的先發優勢,與靠CDMA技術起傢的高通合作更加緊密,背靠高通的中興幾乎承包瞭所有電信合約機。
而現在的高通大傢都熟悉瞭,高通現在靠著自己一傢之力承包瞭整個Android高端智能手機的全新技術芯片解決方案研發。每年Android手機的全新高端功能都需要高通的貨車管理系統一手扶持,各傢手機廠商才能搞定。而中興早在十年前就與高通有這樣核心的合作關系。2010年,中興手機的設計研發能力基本上就趕上瞭國際一線水準。
可是即便中興跟高通有這樣密切的關系,中興手機還是沒能像想象中爆發成長。究其原因,還是因為中興太慢瞭!
2010~2013年,中興手機與華為手機在國內各大渠道貼身肉搏,中興的Blade系列入門機型跟華為多款混亂的機型型號相比,明顯在設計做工配置上高出一個檔次,中興的品牌形象在那個時期更有優勢。在2014年中興手機最高峰時期,中興手機全球銷量第一個超過1億部。
隻想玩票的中興,讓小米搶走瞭核心供應鏈
可是2011年底,小米竄瞭出來發佈瞭小米1。中興真正的競爭對手出現瞭!
小米手機與中興手機並不是在市場渠道上產生直接競爭,而是小米靠著雷軍攢出來的創始團隊,成功說服瞭高通,不僅拿來瞭高通的投資,還從高通手中要到瞭優勢的技術合作、供應鏈支持配合。而原本這些資源在中國市場,都是中興的。
對這一問題最直接的佐證就是:小米手機因為專利問題,一直未能開拓的海外市場,中興手機則沒有受到什麼影響。
所以,中興會成為國內第一個玩互聯網手機的傳統品牌。中興旗下的Nubia互聯網品牌,在2012年底就成立瞭。而華為聯想這些還要再等上半年甚至兩年的時間才反應過來。
但是中興在市場渠道運營上,玩票試水的性質居多。中興一心想著問渠道方多要資源,而不是靠專業的市場運作來吸引用戶,然後與渠道形成合力來打開市場。至今中興手機都是這一態度,為此中興還通過資本運作,來保障渠道優勢。
2015年底,蘇寧旗下蘇寧潤東以19.3億元註資中興旗下Nubia,占股33%。中興意圖用這種變賣股權的方式,抓住蘇寧這個渠道商。但近兩年的銷售狀況,狠狠的打瞭中興一個大嘴巴子。
中興Nubia因此不滿,在2016年雙十一期間,Nubia選擇將自傢的新款產品放在蘇寧競爭對手——京東平臺上獨傢發售。蘇寧背後的阿裡直接不願意瞭,天貓手機負責人直接在微博上點名罵Nubia。
今年7月底,中興又出售10.1%的股權給南昌高新新產業投資有限公司,此舉一來美化今年中興營收,二來穩定供應鏈渠道。
而在剛剛過去的Nubia Z17S旗艦新品發佈會後,Nubia總經理倪飛表示:過去Nubia產品在渠道控制上做的不合理,線上渠道發佈的新品,到瞭線下加價嚴重影響出貨,今年針對這一問題專門推出瞭線下版本。
原來折騰瞭5年,中興手機連線上線下渠道沖突都還沒處理好,這還想做好市場?
高管各自為戰,中興並不適合做消費市場
中興手機現在的狀態就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供應鏈資源雄厚、手握全球優質運營商渠道。可是想讓中興成長為國際一線手機廠商,已經錯失多次機會的中興告訴我們這事基本不可能。
這裡邊有管理的原因,也有公司基因的原因,還有技術研發、設計服務、宣傳營銷各方面的原因。不過核心原因還是因為:中興是一個做B2B業務公司,十分看重技術服務、渠道合作,讓他做toC業務實在是為難。
這兩年中興也是這樣,雖然從2012年就開始大喊要拿下B2C,但還是一心隻做渠道,根本不管宣傳營銷。近兩年好不容易重視瞭一下互聯網營銷,也都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有事的時候灑灑水完事。
中興完全是一傢企業服務公司,讓他好好研發技術拿下客戶渠道還行,中興根本做不到聯想那種“工的技貿”排兵佈陣的玩法,或者說侯為貴也不願意學得跟柳傳志一樣,侯為貴不是那種拋頭露面出風頭的人。雖然中興、聯想都在2000年中國企業的出海潮中,拔得瞭各自領域中的頭籌,也都深諳各地市場渠道商會資源的運營。但中興根本沒有聯想那種toC企業必備的長期宣傳規劃。
B2B渠道因為技術發展周期限制,雖然賺錢的時候白花花的銀子擋都擋不住,但市場需求一斷,過冬的日子是真難熬。近兩年5G技術發展應用過於緩慢,連阿爾卡特朗訊這樣的大牌都趕緊跟競爭對手Nokia合並瞭事,業內甚至還在打賭Nokia什麼時候跟愛立信合並。更不用說前兩年3G、4G標準爭奪期,死掉瞭一批電信設備商。
核心業務市場如此,也難怪中興手機有這麼多起伏。
而對比一直做B2C市場的聯想,向來出手都是大開大合,講究大方向大佈局,上來就拿錢砸玩收購。IBM、摩托羅拉說買就買瞭。這事放在中興身上,新手機發佈連個15s的廣告片都不舍得拍,營銷推廣部物流路徑規劃門永遠處於被犧牲狀態,怎麼可能玩得瞭B2C?
“聽天由命”的中興,做不來聯想那種大手大腳做宣傳的風氣。因為中興的人根本不懂得一次宣傳推廣對應帶來的合理效益有多少。
當然,大傢也不用奢望中興可以像小米一樣不精簡中低端產品就能挽回局勢。中興這種有自己完整供應鏈、嚴重依賴電信運營商渠道的品牌,如果在2015、2016年不能及時砍下中低端產品,今年的下場將會跟聯想一樣——積壓大量低端庫存產生巨額虧損。
同樣是做電信設備商、運營商渠道起傢的華為,在手機業務上還比中興晚瞭幾年,並且一直做的是貼牌ODM業務。不得不說在相當長的時間內,華為手機的設計做工配置技術等等各方面,都要差中興幾個檔次。可是華為的手機業務近兩年卻做瞭起來。
原因顯而易見,華為比中興更舍得在B2C市場上進行快速試錯、投入。華為現在每年在手機產品上的廣告投入,都能趕上中興手機每年的整體營收。同時中興內部管理也問題多多。
雖然侯為貴在1992年就通過成立純民營公司——深圳市中興維先通設備有限公司,然後利用交叉控股來避免國有資本權利太大影響公司發展的問題。這比其他國企要有先見之明,解決方案也非常專業。
但這同時也帶瞭另一個問題:交叉持股的民營公司中引入瞭大量公司管理層股東,這些中興高管一邊當著中興董事、一邊處理中興業務,內部利益紛爭極大。每個高管手中拿著子公司的股權,當然更像用總公司的資源為自己的子公司撈利益。
這也嚴重拖累瞭中興在技術供應鏈上的佈局,影響瞭中興手機的發展。
2012年中興發生嚴重的虧損危機後,已經退居二線籌劃退休的侯為貴,不得不重新回到一線。2013年,中興長期培養的少壯派元老殷一民、何士友、謝大雄,各個總裁級的人物紛紛被辭去手中職務,掛上一個董事職位退休養老。
去年2016年,在侯為貴徹底退休的關鍵一年,中興又迎來瞭嚴重的虧損危機。當然,這一次有美國商務部門的制裁原因。這對中興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於是今年,史立榮、韋在勝、趙先明這幾個總裁級人物,也接連辭去所有職務退休養老。至此,原本侯為貴一手培養的五少將,已經悉數退出中興決策層。唯一的何士友現在也隻是在子公司中興健康發揮餘熱。
在2012年中興的虧損困局中,中興曾選擇裁撤大量的商務推廣編制,導致隨後中興產品的推廣乏善可陳。2017年的新困境之下,中興也進行瞭一定規模的裁員,不過跟2013年那一次上萬人裁員相比,今年這一次裁3000人還不算傷筋動骨。
新一代的董事長殷一民、總裁趙先明組合,一個是在中興手機業務上有著汗馬功勞,一個長期負責中興通訊技術佈局研發,這麼看起來未來中興還是整個市場的一大變量,很有看頭。
但,中興手機真的能像華為一樣一路飛升至國際大牌嗎?中興能出現根本性改變嗎?
畢竟中興是出瞭名的一時熱,業績好的時候高管們各顧各,出現大窟窿的時候在趕緊回過頭緊急補救。或許中興還是適合廣撒網多撈魚、甘為孺子牛的穩重策略吧!
什麼都搶先的中興 內鬥讓他敗給華為小米
來源:微信公眾號“科技新知”
文/水上炎
這兩天華為新款年度大屏旗艦Mate10 發佈,全球宣傳勢頭正猛,國內各路水軍粉絲掐架也是熱熱鬧鬧新聞不斷。一派進取有為、行業焦點的派頭。與此同時,人們卻忽略瞭一個從華為誕生以來,一直糾葛不斷的競爭對手——中興。
而中興旗下的智能手機品牌Nubia,其實在華為前幾天剛剛發佈瞭自傢的新品旗艦——Z17S,以及一款中端產品Z17miniS。
雖然中興Nubia新品頂著長久積累下的無邊框全面屏技術,但毫不意外的被華為的聲勢掩蓋掉瞭。即便昨天晚上中興又在國外發佈瞭一款折疊雙屏手機——中興天機Axon M,也隻能勉強趕上華為手機新聞的版面。
中興的手機業務也讓人看得雲裡霧裡,發展瞭已經二十年,有渠道、供應鏈、技術等全方位的優勢,可就是一副扶不上墻的面相。按聯想柳傳志的說法,就是“工技貿”不均衡,在“貿”上不作為。
從2004年開始,忙瞭十幾年交班退休的侯為貴,看到這樣的結果這頭扛瞭半輩子的老牛也不得不在2016年正式離休前,對自己親手提拔起來接班人挨個削藩。
在華為狼面前,中興這頭牛顯得沒有任何進取心
其實中興做的已經非常不錯瞭,從1985年成立到現在,不僅克服瞭國內復雜的市場環境,還接連躲過瞭2000、2009兩波通訊行業寒冬,現在新的2017通訊業寒冬,中興也應付得遊刃有餘。
在巨龍、大唐兩個同儕倒下沒落的背景下,中興能成長成一個1000億市值的國際大拿,怎麼看都是一個皆大歡喜的事。
可是萬事都怕對比,人比人該死貨比貨該扔。看看中興的老對手華為!倡導狼性的華為業績連年飄紅,不說老本行通訊設備業務上兩者相差數十倍的體量,就連手機業務華為都攻城略地已經拿下全球市場份額的11.3%,馬上就要吊打蘋果碾壓三星瞭。而起步更早的中興手機呢?相比起來,感覺中興就像是一個徹頭徹尾失敗的公司。
而今天要說的手機業務,中興也真的是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國內手機圈這幾年早已經是雞飛狗跳沸沸揚揚,中興則顯得不痛不癢冷淡很多,一副不入流的品相。要知道中興可是前國產手機領頭羊!以前長期排在國產品牌第一的位置。
與整個智能手機市場群英爭霸相比,中興的這種冷淡已經到瞭雙耳不聞窗外事的地步,中興高管對待市場那種閑庭信步的態度,完全感受不出任何他們對gps車輛監控系統待市場競爭的緊迫感,一直兀自踱步向前。
不過即便如此,中興手機的全球銷量也接連幾年穩定在5000萬臺上下(包括ZTE、Nubia及全球各渠道的功能手機智能手機),連著5年的時間排名美國智能手機銷量排行榜第四位。
所以這也是一個不可小瞧的主。跟HTC那種大起大落相比,日子過得也到穩定踏實。
但轉眼看中興手機在國內的地位,就實在堪憂瞭。從2013年到現在,中興手機國內銷量一直穩定在1500萬臺左右,高峰期一度接近3000萬臺。還不如現在的魅族!
而2015年開始決定精簡產品線、拋棄低端市場以後,銷量就急速下滑。中興原本學習三星建立起來機海戰術也被放棄,曾經為中興手機立下汗馬功勞的Grand S/Memo系列產品,說砍就砍瞭,這可是曾為中興帶來大量粉絲的“國の母手機”。而隨後為瞭推行高端戰略,中興研發的攝影技術、無邊框技術,推出天機商務手機系列還沒金立造出的動靜大。
同時,在全力實施新規劃的2016年,中興手機國內市場銷量不足1000萬臺。這跟曾經遠遠落後於自己的華為相比,差瞭將近一個量級。
整個中興還在2012、2013以及去年的2016年遭遇大規模虧損。2016年中興1000億的市值還被業界笑稱為:為瞭歡送創始人侯為貴而刷出的成績。
中興這樣起起伏伏的發展史,直接顯現出這個公司在市場上的被動地位。當然有人也可以解讀為:這傢上市公司老實本分,“孺子牛”文化深入骨髓,不會用各種手段去粉飾自己的業績。
但無論如何掩蓋不住的是,中興的進取心確實不怎麼樣。
中興手機的黃金年代
1998年開始研發銷售自有品牌手機的中興,行業資歷深厚,主業從事電信設備技術,手機終端作為副業也一並經歷瞭中國手機行業這麼多年的發展史。從小靈通到和弦MP3手機,從山寨機時代一頭轉向商務機,國際化出海、供應鏈大戰等等,國內手機市場的風風雨雨大小事都經歷過,而智能手機、互聯網手機也不過是近五年的事。
這麼多年,手機行業起起落落,夏新波導驟起驟落、Sony愛立信Nokia摩托羅拉紛紛退場,無論中興手機曾經是否做到國產廠商第一中國第二,中興一直都是那種“悶聲發大財”的代表。能堅持這麼多年,不得不說中興還是很有能耐。
而中興能走到今天,其手機業務功不可沒。2000年全球電信寒冬的時候,中興靠著最早佈局小靈通手機及電信設備賺得盆滿缽滿,成功在國內電信設備商中搶先半個身位。同時也將自己押註CDMA技術錯失的市場機會補瞭回來。
要知道當時的大唐,因為眼紅華為豪賭WCDMA技術,也學著全面押註TD技術,現在已經淪為瞭二線電信設備商。同時發現手機市場這塊蛋糕的華為,到2004年才正式推出自傢的手機終端產品,並且一直走的是ODM代工的路子。
嘗到甜頭的中興立馬成立瞭終端事業部,2003年時中興的手機業務銷售額達到48.2億元,當年據說整個小靈通業務(包含電信設備)達到瞭120億元,連著3年占中興總收入的50%。可是當時小靈通業務已經開始展現頹勢,國內有意封殺小靈通,各大電信運營商已經停止采購小靈通設備。
2004年,中興轉頭大力發展手機業務,邀請人氣正旺的李連傑作為手機代言人。
再跟著,國內電信運營商重新整合分傢,移動聯通電信三巨頭局面坐實。中興靠著在CDMA技術上的先發優勢,與靠CDMA技術起傢的高通合作更加緊密,背靠高通的中興幾乎承包瞭所有電信合約機。
而現在的高通大傢都熟悉瞭,高通現在靠著自己一傢之力承包瞭整個Android高端智能手機的全新技術芯片解決方案研發。每年Android手機的全新高端功能都需要高通的貨車管理系統一手扶持,各傢手機廠商才能搞定。而中興早在十年前就與高通有這樣核心的合作關系。2010年,中興手機的設計研發能力基本上就趕上瞭國際一線水準。
可是即便中興跟高通有這樣密切的關系,中興手機還是沒能像想象中爆發成長。究其原因,還是因為中興太慢瞭!
2010~2013年,中興手機與華為手機在國內各大渠道貼身肉搏,中興的Blade系列入門機型跟華為多款混亂的機型型號相比,明顯在設計做工配置上高出一個檔次,中興的品牌形象在那個時期更有優勢。在2014年中興手機最高峰時期,中興手機全球銷量第一個超過1億部。
隻想玩票的中興,讓小米搶走瞭核心供應鏈
可是2011年底,小米竄瞭出來發佈瞭小米1。中興真正的競爭對手出現瞭!
小米手機與中興手機並不是在市場渠道上產生直接競爭,而是小米靠著雷軍攢出來的創始團隊,成功說服瞭高通,不僅拿來瞭高通的投資,還從高通手中要到瞭優勢的技術合作、供應鏈支持配合。而原本這些資源在中國市場,都是中興的。
對這一問題最直接的佐證就是:小米手機因為專利問題,一直未能開拓的海外市場,中興手機則沒有受到什麼影響。
所以,中興會成為國內第一個玩互聯網手機的傳統品牌。中興旗下的Nubia互聯網品牌,在2012年底就成立瞭。而華為聯想這些還要再等上半年甚至兩年的時間才反應過來。
但是中興在市場渠道運營上,玩票試水的性質居多。中興一心想著問渠道方多要資源,而不是靠專業的市場運作來吸引用戶,然後與渠道形成合力來打開市場。至今中興手機都是這一態度,為此中興還通過資本運作,來保障渠道優勢。
2015年底,蘇寧旗下蘇寧潤東以19.3億元註資中興旗下Nubia,占股33%。中興意圖用這種變賣股權的方式,抓住蘇寧這個渠道商。但近兩年的銷售狀況,狠狠的打瞭中興一個大嘴巴子。
中興Nubia因此不滿,在2016年雙十一期間,Nubia選擇將自傢的新款產品放在蘇寧競爭對手——京東平臺上獨傢發售。蘇寧背後的阿裡直接不願意瞭,天貓手機負責人直接在微博上點名罵Nubia。
今年7月底,中興又出售10.1%的股權給南昌高新新產業投資有限公司,此舉一來美化今年中興營收,二來穩定供應鏈渠道。
而在剛剛過去的Nubia Z17S旗艦新品發佈會後,Nubia總經理倪飛表示:過去Nubia產品在渠道控制上做的不合理,線上渠道發佈的新品,到瞭線下加價嚴重影響出貨,今年針對這一問題專門推出瞭線下版本。
原來折騰瞭5年,中興手機連線上線下渠道沖突都還沒處理好,這還想做好市場?
高管各自為戰,中興並不適合做消費市場
中興手機現在的狀態就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供應鏈資源雄厚、手握全球優質運營商渠道。可是想讓中興成長為國際一線手機廠商,已經錯失多次機會的中興告訴我們這事基本不可能。
這裡邊有管理的原因,也有公司基因的原因,還有技術研發、設計服務、宣傳營銷各方面的原因。不過核心原因還是因為:中興是一個做B2B業務公司,十分看重技術服務、渠道合作,讓他做toC業務實在是為難。
這兩年中興也是這樣,雖然從2012年就開始大喊要拿下B2C,但還是一心隻做渠道,根本不管宣傳營銷。近兩年好不容易重視瞭一下互聯網營銷,也都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有事的時候灑灑水完事。
中興完全是一傢企業服務公司,讓他好好研發技術拿下客戶渠道還行,中興根本做不到聯想那種“工的技貿”排兵佈陣的玩法,或者說侯為貴也不願意學得跟柳傳志一樣,侯為貴不是那種拋頭露面出風頭的人。雖然中興、聯想都在2000年中國企業的出海潮中,拔得瞭各自領域中的頭籌,也都深諳各地市場渠道商會資源的運營。但中興根本沒有聯想那種toC企業必備的長期宣傳規劃。
B2B渠道因為技術發展周期限制,雖然賺錢的時候白花花的銀子擋都擋不住,但市場需求一斷,過冬的日子是真難熬。近兩年5G技術發展應用過於緩慢,連阿爾卡特朗訊這樣的大牌都趕緊跟競爭對手Nokia合並瞭事,業內甚至還在打賭Nokia什麼時候跟愛立信合並。更不用說前兩年3G、4G標準爭奪期,死掉瞭一批電信設備商。
核心業務市場如此,也難怪中興手機有這麼多起伏。
而對比一直做B2C市場的聯想,向來出手都是大開大合,講究大方向大佈局,上來就拿錢砸玩收購。IBM、摩托羅拉說買就買瞭。這事放在中興身上,新手機發佈連個15s的廣告片都不舍得拍,營銷推廣部物流路徑規劃門永遠處於被犧牲狀態,怎麼可能玩得瞭B2C?
“聽天由命”的中興,做不來聯想那種大手大腳做宣傳的風氣。因為中興的人根本不懂得一次宣傳推廣對應帶來的合理效益有多少。
當然,大傢也不用奢望中興可以像小米一樣不精簡中低端產品就能挽回局勢。中興這種有自己完整供應鏈、嚴重依賴電信運營商渠道的品牌,如果在2015、2016年不能及時砍下中低端產品,今年的下場將會跟聯想一樣——積壓大量低端庫存產生巨額虧損。
同樣是做電信設備商、運營商渠道起傢的華為,在手機業務上還比中興晚瞭幾年,並且一直做的是貼牌ODM業務。不得不說在相當長的時間內,華為手機的設計做工配置技術等等各方面,都要差中興幾個檔次。可是華為的手機業務近兩年卻做瞭起來。
原因顯而易見,華為比中興更舍得在B2C市場上進行快速試錯、投入。華為現在每年在手機產品上的廣告投入,都能趕上中興手機每年的整體營收。同時中興內部管理也問題多多。
雖然侯為貴在1992年就通過成立純民營公司——深圳市中興維先通設備有限公司,然後利用交叉控股來避免國有資本權利太大影響公司發展的問題。這比其他國企要有先見之明,解決方案也非常專業。
但這同時也帶瞭另一個問題:交叉持股的民營公司中引入瞭大量公司管理層股東,這些中興高管一邊當著中興董事、一邊處理中興業務,內部利益紛爭極大。每個高管手中拿著子公司的股權,當然更像用總公司的資源為自己的子公司撈利益。
這也嚴重拖累瞭中興在技術供應鏈上的佈局,影響瞭中興手機的發展。
2012年中興發生嚴重的虧損危機後,已經退居二線籌劃退休的侯為貴,不得不重新回到一線。2013年,中興長期培養的少壯派元老殷一民、何士友、謝大雄,各個總裁級的人物紛紛被辭去手中職務,掛上一個董事職位退休養老。
去年2016年,在侯為貴徹底退休的關鍵一年,中興又迎來瞭嚴重的虧損危機。當然,這一次有美國商務部門的制裁原因。這對中興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於是今年,史立榮、韋在勝、趙先明這幾個總裁級人物,也接連辭去所有職務退休養老。至此,原本侯為貴一手培養的五少將,已經悉數退出中興決策層。唯一的何士友現在也隻是在子公司中興健康發揮餘熱。
在2012年中興的虧損困局中,中興曾選擇裁撤大量的商務推廣編制,導致隨後中興產品的推廣乏善可陳。2017年的新困境之下,中興也進行瞭一定規模的裁員,不過跟2013年那一次上萬人裁員相比,今年這一次裁3000人還不算傷筋動骨。
新一代的董事長殷一民、總裁趙先明組合,一個是在中興手機業務上有著汗馬功勞,一個長期負責中興通訊技術佈局研發,這麼看起來未來中興還是整個市場的一大變量,很有看頭。
但,中興手機真的能像華為一樣一路飛升至國際大牌嗎?中興能出現根本性改變嗎?
畢竟中興是出瞭名的一時熱,業績好的時候高管們各顧各,出現大窟窿的時候在趕緊回過頭緊急補救。或許中興還是適合廣撒網多撈魚、甘為孺子牛的穩重策略吧!
AUGI SPORTS|重機車靴|重機車靴推薦|重機專用車靴|重機防摔鞋|重機防摔鞋推薦|重機防摔鞋
AUGI SPORTS|augisports|racing boots|urban boots|motorcycle boots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